We Have Never Been On The Same Planet

Posted on March 7, 2021
Tags: rant

也許 Steve Bannon 會很高興看到今年台北雙年展的成果:若是對一個個看完展覽、準備離開展場的民眾提問:「你覺得Steve Bannon 是好人,還是壞人?」,我想十個人裡至少有三個會回答:「應該算是好人吧…」。當公佈此次雙年展策展人之一為著名的社會學家時,我還一度覺得,或許今年不會像之前北美館大多數展覽那樣——基本上是藝術家 / 策展人 / 美術館方互相幫著洗錢的分贓活動吧。但看完這次雙年展之後,覺得自己還是太天真了……

You Have Never Been On My Planet

這次的策展主題,根據其策展論述,可以極為簡略地說,看成是對某種 Patchwork Theory 的討論與反思:對人類全體而言,地球不再是單純作為天文概念上一顆孕育生命的行星,而是建立自人的不同視角,其對世界的認知、記憶和反應之間交集或矛盾之「地」。而對於活在不同「地球」的居民之間,要如何互相理解、想像彼此的存在,我認為是本次展覽的重心所在。

然而,展覽現場對絕大多數作品的佈置,卻鮮少提供線索讓觀眾與作品進行更有意義的交流。觀念藝術抽去了觀念,只以最低限度的文字標示作品名稱與藝術家的大名,了不起附上一片小小的、中文讀起來一點也不通順的說明。先不論作品本身展示主題的有效程度,其可能試圖向觀眾傳達的一切,反而被這樣失敗、但又好像毫不在意自身失敗的規劃給阻絕,因此策展人所提倡的和解 / 溝通就顯得很荒謬了。

當然,在雙年展的網站上能夠得到更多展品資訊,然而,對於美術館仍作為主要展陳與「外交」的空間而言,至少有兩個問題是策展方不可迴避的:

  1. 離開展場之後,會有多少人願意或記得,連上網頁、試圖理解艱澀的字眼跟理論,及其背後的意涵?
  2. 既然以理論與種種「另類」再現、敘事,作為整個展覽的主軸,那為什麼在展覽現場,這些觀眾能藉以穿針引線的文字卻幾近缺席?或變成考驗觀眾的英文能力?

I Have Never Been On Your Planet

展覽命題可追溯至策展人之一 Bruno Latour 在 2018 年發表的一篇文章:“We Don’t Seem to Live on the Same Planet” – A Fictional Planetarium,文章中七個地球的概念,也延伸到這次展覽的主題和空間規劃上。 弔詭的是,觀眾難以在現場理解這些概念,只有說明卡上毫無前提,便硬是推到觀眾眼前的各種疑問跟斷言:

「對全球化的理想感到失落並覺得被背叛的人們,他們都會去哪裡?大致上,他們傾向去討一塊地、一道邊界或一座避風港,讓自己可以受保護,免受別人騷擾。這便是民粹主義提出的論調,如今此類運動已在許多國家站穩腳跟。這是另一場白日夢:獨立生活,忽視所有你所依賴的人類與非人類。」

「如果你知道全球化星球的現代化計畫正走入死局,那麼你會去哪裡?如果要按現代的生活方式,必須耗掉整整六顆地球的資源,那麼想生活在單一個行星的範圍內時,你該怎麼辦?」

「不過這些力量並不像古老的占星學,而是顯示出一種奇特的地緣政治。我們必須適應這種地緣政治,並感受行星間的縱橫捭闔。」

而在各展品的說明卡(當然有些連基本介紹都沒有)上,反覆地強調觀者應戮力反思,但問題是要對什麼反思?該問的問題跟可能的回應,不都已經被你們寫在牆上了嗎?「該捫心自問想要住在哪顆行星了」,這些似是而非的地球之間,除了名字不太一樣,並且都是顯影自學界巨擘的理論之外,到底有什麼區別呢?當我們想要靠近點看文字之外還有些什麼,一切卻只能連結回兩年前發表過的文章。這次的展覽不能被視為對種種議題和思辯的階段性集結,只能被看作是對不曾現身於展覽之中的,Latour 宇宙的某種劣質複製。

The Colour Out Of Space

不過也不能否認一個可能性:七個地球並不足夠,我們所面對的是以極高速度擴張的星系。Latour 想像中處於同一平面的星系,在現實中的維度卻不停攀升,新的與舊的地球互相撞擊,來自不同地球上的居民受到本次展覽的刺激之後,或許催化了不同的感知能力,使原本只是作為比喻的行星變得更加具體,展覽本身欲闡明的意義不再重要,能夠被持續討論的,反倒是雙年展如何作為催化劑作用於各個星球。一個我再也不知道自己身處何處的宇宙…

另外也還是有不錯的作品啦…

  • 劉窗的作品比起上次亞雙的好像略冗了一些,但還是算是不錯的
  • Mika Rottenberg 的 Cosmic Generator 超迷幻,我很喜歡,鄒婷也說讚,真的很讚!
  • 藏得有點隱密的跨物種影像交會,很多螢幕重複放著各種影片剪輯,算是蠻會挑片
  • Nomeda & Gediminas Urbonas 藏得超級隱密的沼澤智慧,應該算是我最喜歡的了:幾乎沒人發現這個洞也是展品之一…
  • Franck Leibovici 跟 Julien Seroussi 的穆遵古(那些兜圈兜個不停的人), really makes you think(前提是你要看得懂+想要看英文)

鳴謝

老婆幫我改作文,真的是把原本不知道在寫什麼的廢文改得虎虎生風…